群文动态 DYNAMIC

2015年8月7日第20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暨中国旅游洞穴联盟第一届二次会议举行学术报告会

日期:2015-09-06 00:00:00 阅读:316
分享到:

8月7日,第二十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暨中国旅游洞穴联盟第一届二次会议开幕式后,举行了学术报告会。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代表,中国旅游洞穴联盟会员代表,全国岩溶景观与洞穴科研、教学工作者和学生,国内外洞穴探险(户外)俱乐部和洞穴探险爱好者,全国旅游洞穴(及相关地质公园)开发与管理人员,有关专家、特邀嘉宾和新闻媒体200余人参加学术会议。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赵邦秀、副县长吴天泉出席学术会议。


     “诺水河地区大面积分布的厚达数千米的石灰岩地层,密集发育的节理构造,丰沛的大气降水以及新构造活动的共同作用,造就了园内地质景观成因类型多样、品质突出、色彩丰富的岩溶景观组合……”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所总工曹俊所作的《浅析通江诺水河地质公园岩溶景观成因》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诺水河溶洞的地层岩性特征、岩溶溶蚀景观成因、岩溶洞穴内钙华景观成因、侵蚀地貌遗迹景观成因等。


“诺水河溶洞群可实施差异化开发战略,狮子洞在功能类型上可以地质观光为主,目标市场定位为大众游客;中峰洞可发展地质观光、体验、探险等,目标市场定位为中青年游客;龙湖洞可开发洞穴休闲、康体、娱乐等,目标市场定位为中老年游客……西南大学教授、系主任杨晓霞所作的《通江县诺水河溶洞群的旅游开发研究》对我县溶洞的特点、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

……

一位位专家学者就我国洞穴开发与保护、旅游洞穴经营管理、洞穴科学研究、洞穴探险,以及我县溶洞旅游资源特色、开发与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曹俊曾先后四次来到我县,对我县的溶洞资源十分了解。他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通江的溶洞分布密度大,钙化堆积程度高,洞景比较典型,很多溶洞景观世所罕见,极具科研价值、观赏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诺水河溶洞群是反映洞穴喀斯特及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演化历程的典型示范区之一,是洞穴喀斯特中最奇特的自然现象和重要美学价值区之一,具有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优美性,可以作为全球同类地质遗迹对比研究的典型地。”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韦跃龙说。他还对我县溶洞资源旅游开发、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县旅游局负责人感到收获很多:“这次学术报告会对我县溶洞的调查、探测、研究、合理开发和保护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015年08月08日  李晓军 王敬 宋丽娟